摘要:只有把握市場的發展趨勢,才能調整經營思路,立于不敗之地。因此,筆者結合各位行業大佬們的分析判斷,以及市場現實,做了以下的梳理,盤點2014年中國葡萄酒市場的十大發展趨勢。
前有葡萄酒進口量數年來年增長兩位數的風光,近有2013年國家政策的變化導致的行業急劇變化,再加上自身泡沫的逐漸破滅,2014年注定將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而只有把握市場的發展趨勢,才能調整經營思路,立于不敗之地。因此,筆者結合各位大佬們的分析判斷,以及市場現實,做了以下的梳理,盤點2014年中國葡萄酒市場的十大發展趨勢。
市場擠掉泡沫,回歸理性
眾多大佬們都一致認為,2014年將是中國葡萄酒市場逐步回歸理性的一年,原因不僅在于有國家政策的導向,更是對前幾年市場非理性膨脹的合理修正。許多人都積極地認為,真正擠掉泡沫之后,會讓中國的葡萄酒行業逐步走向規范和健康。
對于整個葡萄酒行業,只有少一點浮躁,接受葡萄酒暴利不再的現實,才能早日回歸到專業、服務、高品質的路上來,為未來的良性生存發展贏得空間。
經銷商“去庫存”為工作重點
中國瓶裝葡萄酒的進口量自2005年到2012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9%,實際消費量不可能有這么迅速的增長,這些酒大多都變成庫存填塞了渠道。2014年,經銷商“去庫存”依然會成為工作重點,上游企業利用企業規模及人員的優勢幫助各個渠道的經銷商開品鑒會、搞促銷活動、進行終端生動化建設等,從而消減積壓的庫存。只有庫存的酒被消費者真正喝掉,才能讓“國外生產商-中國總代理-區域經銷商-終端門店-消費者”整個運營鏈條健康地轉動起來。
產區營銷深入向二三線城市發展
盡管受政策和經濟形勢的影響,進口葡萄酒的發展有些放緩,但市場需求依然存在。特別是在性價比方面有優勢的進口葡萄酒在二三線城市乃至一線市場的普通消費者而言仍然是有優勢的。國家形象或者產區形象的營銷對于其葡萄酒的市場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葡萄酒的教育在不同級別城市的滲透對于培育消費者和從業人員都有很好的作用。
國產葡萄酒走到改變的十字路口
面臨嚴峻的環境,國產葡萄酒已經到了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十字路口,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國際酒業巨頭整合中國葡萄酒莊資源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理事、全國酒類優秀營銷商聯盟副秘書長吳勇認為,2014年預計全球范圍的葡萄酒銷量將會持續增長,中國市場尤其值得關注,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消費總量,中國市場都將撼動老牌葡萄酒產銷大國。
推廣直接面向消費者
葡萄酒品牌的逐漸增多、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使得與客戶的溝通交流變得至關重要。網絡銷售、社交媒介平臺已上升為其直接接觸消費者的重要方式。
酒宴,玩轉超出一餐飯一席酒的功能
餐酒搭配推廣葡萄酒文化,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為人所接收的形式,不管是各種形式的名莊酒晚宴,還是與產區推廣相結合的酒宴,都因其豐富多樣的形式,并且與當地產品相結合,成為推廣葡萄酒的一個方式。在葡萄酒消費的一線城市,很多餐廳都開始將葡萄酒作為其一大賣點,酒單非常豐富。在二線城市,一些酒窖也開始轉型做酒膳,針對消費者的餐廳,將葡萄酒文化的推廣面向消費者,落到實處。
中心城市涌現出更多精品酒收藏和品鑒團體
一直關注精品葡萄酒領域的資深葡萄酒專家、葡萄酒收藏顧問陸江認為,2013年國內買家雖然大部分成交額還是跟風的土豪式消費,不過還是能感到消費目標轉向多元化和逐漸個性化的過程。北上廣一小批逐漸專業化講求性價比的藏家和葡萄酒玩家的崛起,對精品酒收藏也起到了一個健康的推動作用。2014年精品酒(Fine Wine)收藏領域將會涌現出更多有一定話語權的藏家和玩家,中心城市中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精品酒品鑒的小團體,他們的喜好也將直接影響到中國買家在精品酒購買領域的熱點和價格。
區域化生存,“剩”者為王
2014年渠道將進一步從壟斷走向透明,電商和專賣店的競爭還會加劇,消費者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的轉變速度也將加快,這些都對酒商提出的新的要求。
而有多年葡萄酒實操經驗的橡木桶酒窖董事長陳瑞東認為,市場變局下,傳統上一家獨大的局面會改變,區域市場上的大佬會崛起。那些腳步穩健的進口商會沉淀下來,可能規模不大但是會穩扎穩打,因為這個行業本身就是“剩”者為王。
值得探索的O2O模式
未來行業的制勝,是戰略的制勝,團隊的制勝,商業模式的制勝。葡萄酒在尋變、提升、響應、融合、發展中共同塑造葡萄酒文化和市場,以變應變,應變而生。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營銷總經理李志剛認為,O2O這種新的模式,葡萄酒的O2O本質還是在線下,與線上時時同步 “植入式微終端”營銷,實現區域短程動態輻射。無論哪種模式,哪種形式,都是酒業中人認真思考和迅速抉擇的。